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0月3日)白天,华西地区降雨将有所减少、减弱,但今夜起新一轮降雨过程又将开启,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同时青海、甘肃局地有暴雪或大暴雪,需注意防范。气温方面,东北地区等地未来三天将出现降温。5日至7日,南方气温也将下滑,暑热缓解。
华西秋雨不断需警惕次生灾害 青海甘肃局地有暴雪或大暴雪
昨天,我国较强降雨主要出现在华西等地,监测显示,河南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南部、重庆中部和东北部、广东中部、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云南普洱等局地大暴雨。
今天白天,华西地区降雨将有所减少、减弱。今天夜间起,华西地区新一轮降雨过程发展,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青海、甘肃等高海拔地区将出现雨雪相态转变,局地有暴雪或大暴雪。此外,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并将继续向台湾岛南部沿海靠近,中央气象今晨升级发布台风黄色预警,台湾岛等地风雨将逐渐增强。
具体来看,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新疆北疆高海拔地区、沿天山高海拔地区、南疆南部山区、西藏西南部和北部、青海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藏北部和东南部、青海中南部和东部、甘肃中南部、陕西中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关中盆地局地有暴雨(50~60毫米)。
明天,新疆北疆北部和南疆盆地高海拔地区、西藏北部,青海东部和中南部、甘肃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其中青海东南部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大暴雪(20~28毫米);甘肃南部、陕西中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中西部、贵州西北部、湖北西部以及台湾岛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贵州西北部、台湾岛中东部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台湾岛东南部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
后天,新疆南疆盆地高海拔地区、西藏北部、青海中南部和东部、甘肃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青海北部、甘肃西北部局地有大到暴雪(10~15毫米);西藏东南部、内蒙古西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重庆中西部、贵州西北部、台湾岛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台湾岛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气象部门提醒,今年华西秋雨开启以来,重庆、湖北、陕西东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未来几天,当地仍多降雨天气,需警惕降雨叠加效应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青海、甘肃等地局部明日有较强降雪,需防范降雪对交通、农牧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东北气温跌跌不休 南方假期后段告别暑热
气温方面,受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内蒙古大部、甘肃、青海、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有4~6℃降温,局地降温8℃以上,并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8~9级。城市中,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最高气温或连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哈尔滨5日最高气温将仅有12℃、长春15℃、沈阳18℃,同时最低气温或降至5℃左右,公众假期后期请注意适时添衣,谨防感冒。
5日至7日,南方气温也将迎来下滑,告别暑热天气。例如贵阳,今天最高气温还将有29℃,6日就将只有21℃;福州今明天最高气温还会达到32-33℃, 6日会降至24℃,体感上舒适不少。
(台海观澜)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三明探路乡村融合
中新社福建三明10月3日电 (雷朝良)“早年,我父亲在大陆走访多地后,最终被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招商引资政策所吸引。”追随父辈的足迹,“90后”台湾青年彭安源也来到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种茶600多亩。
大田有着上千年的种茶历史。彭安源的父亲1999年来到这里,带来软枝乌龙、金萱等台茶优良品种和台湾东方美人茶制茶工艺,并创办起大田第一家台资茶企。
2013年7月12日,大田县大仙峰茶美人景区吸引游人来休闲观光。(资料图)
在台商带动下,当地茶业快速发展。目前,大田县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有涉茶人员10万人、茶企1300多家,年加工毛茶1.4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39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大田美人茶面积7万亩,年产美人茶4200吨,占全国美人茶产量70%以上,成为中国美人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2022年11月,三明市获批设立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源自台湾、一脉相承,大田美人茶续写两岸茶缘,为三明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作了生动的注脚。
三明学院副教授安显楼认为,三明与台湾两地乡村在文化传承、资源禀赋、地理环境等方面极为相似,融合互通性好、产业互补性强。
自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2005年创办以来,三明搭建起两岸林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吸引台胞超100万人次前来交流,引进160多家台企落户,开创了23个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据三明市台港澳办介绍,近年来,三明引进台湾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培育30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面积6万亩;与台湾有58对乡镇建立常态化友好交流机制,签订两岸乡镇交流合作协议100多份。
在三明市清流县赖坊镇姚家村,台商简文通打造的千亩樱花园已成为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的见证和当地的一张烫金名片。今年2月,他种植的30万株樱花树竞相绽放,吸引游人约20万人次于深山之中邂逅粉色花海。
2月15日,台商简文通种的千亩樱花竞相绽放,蔚为壮观。 雷朝良 摄
简文通在清流种樱花已逾10年,对于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他表示,意见中提出的“便利台胞在闽生活”字字情真意切,让他对今后在清流的发展更有信心。
台湾民宿客栈协会副会长蔡幸爵团队来到三明驻村已3年有余。2019年,他带领团队进驻三明市三元区列西街道小蕉村,这是一个陶瓷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村落,村落周边分布着宋、元、明、清古窑址。
在小蕉村,蔡幸爵团队从设计、监工到产业发展,展开陪护式服务。如今,小蕉村已是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点,成为“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森林村庄”“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村”。
9月11日,由台湾乡建乡创团队参与建设的小蕉村美丽迷人。 曹建平 摄
近年来,三明引进多个台湾团队参与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将台湾乡村建设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泰宁际溪村、三元岩前村和小蕉村、沙县俞邦村等一批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村。
三明也设立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交流中心,创办两岸大学生乡村建设实习营,促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实习营活动期间,来自台湾6所高校的41名台湾大学生与大陆4所高校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实习,共同参与三明乡村建设。
三明市台港澳办主任魏亚鹏表示,将以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深化对台乡镇对口交流合作,全方位吸引台湾乡镇村里、农林水利、青年乡建乡创团队等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全过程,努力建设台胞台企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第一家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