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3日电 (戚亚平 乔建林 刘方方)近日,位于中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源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6团新开岭镇塔河源景区开园迎客。
16团新开岭镇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源头。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发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的塔河源景区等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塔河源文化独特地标,擦亮塔河源文旅品牌,扩大文化旅游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带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让职工群众端牢“旅游碗”,吃上“旅游饭”,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百里画廊”起点打响塔河源文旅品牌
时值秋日,漫步于塔河源景区的万余亩胡杨林间,秋风迎面,空气清新,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人群的嘈杂,畅游其中,怡然自得。
三河汇聚塔河源。(资料图)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供图
塔河源景区坐落于16团新开岭镇十六连,是阿拉尔市“百里画廊”的起点。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喀喇昆仑山的和田河和帕米尔高原的叶尔羌河在此汇聚,成为中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的源头。
“塔里木河全长2486公里,流域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依托塔河水系,塔河源景区内的野生植物达到100种,塔里木野兔等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嬉戏玩闹,演绎生命传奇。”塔河源景区负责人佘国介绍。
塔里木河源头的野生动物在水中嬉戏。(资料图)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供图
塔河源景区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塔河之眼观光塔、塔河文化馆、胡杨文化馆以及水电路配套设施等。
“开园后预计可实现年旅游收入2300多万元,有效带动职工群众增收。”佘国说。
作为兵师“十四五”旅游规划重点建设区域,塔河源景区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200家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2021年被纳入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点,2023年挂牌新疆兵团文化艺术创作基地,计划在2023年内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塔河源胡杨引得天鹅戏水来。(资料图)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供图
“在塔里木河的孕育下,这里俨然一幅水美树绿、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相信游客们来此畅游,便犹如置身‘塞外江南’,感受新疆特有的别样风情。”十六连职工梁珊珊说。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走进16团新开岭镇一连“一营营部旧址”,用石灰泥浆装饰、砖木结构搭建的仿苏式建筑办公楼和大礼堂映入眼帘。
1958年,老一辈兵团人挺进塔里木河源头,建立了16团新开岭镇的前身——野麻农场,1960年改名为上游第一农场。
“一营营部旧址”外观全景。(资料图)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供图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作为当地重点打造的红色教育基地,“一营营部旧址”见证了60多年来当地职工群众发展生产、建设美丽家园的奋斗故事。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旧报纸、老式桌椅板凳、老式自行车、旧农具和旧电话机等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老物件。
复原的旧容旧貌镌刻着援疆上海支青的青春故事;记录着兵团人进军塔克拉玛干、开发塔里木的历史缩影,凝聚着老一辈人屯垦戍边的岁月痕迹。
“‘一营营部旧址’”是兵团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老一辈兵团人生产、生活的地方。从2016年开始,团镇对旧址进行修缮保护。如今,该旧址已成为人们传承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红色教育基地。”16团新开岭镇文旅专班工作人员周静说。
“一营营部旧址”内老式电话交换机。(资料图)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供图
王青兰是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很多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在她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讲解下,曾经的一个个片段、一幅幅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我在这里生活了30年,对‘一营营部旧址’有着深刻的了解,对老一辈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有着憧憬和敬佩。”王青兰说,如今这里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作为一名党员,她有责任把红色故事传播下去,有义务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通过大力宣传,“一营营部旧址”如今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观光,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吸纳、带动很多职工群众加入到旅游行业中来,吃上“旅游饭”。
自2022年“一营营部旧址”修缮后正式开馆以来,共接待党建团体活动362余次,接待游客31229人次,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和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兵团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提供有效载体。
建成荷花主题公园打造荷花文化旅游名片
位于16团团部、占地约300亩的荷花主题公园分为东西两湖。东湖主要以种植荷花为主。
西湖以水上游乐观光活动为主,设有水上游乐设施、儿童娱乐场,现已成为当地居民乃至外地游客休闲娱乐、观光赏荷的好去处。
荷花主题公园全景图。(资料图)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供图
目前,当地已立足荷花主题公园,举办六届塔河源荷花文化旅游节,打造荷花文化旅游名片。
“来到这儿,不由得想起了江南水乡,这里既有新疆特有的风土人情,又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很美。”来此赏荷的乌鲁木齐游客刘光华说。
作为一个具有较高品味的荷花文化艺术体验园。当地结合第一师阿拉尔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荷花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荷花主题公园内,游客们拍照打卡。(资料图)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供图
16团新开岭镇城镇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赖维军说,水上娱乐、景观项目令荷花公园的休闲娱乐功能得以更好发挥,公园内传统的砖雕、漆画、地雕、壁画等增添了公园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
“我们以打造特色荷花品牌为抓手,通过荷花观赏、非遗表演、民俗体验等特色活动,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目前已在第一师阿拉尔市范围内形成一定影响力。”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主任黄林林说,举办塔河源荷花文化旅游节不仅宣传了师市、团镇文旅品牌,也进一步满足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粉雕玉琢荷满塘。(资料图)16团新开岭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供图
16团新开岭镇党委书记、政委李学告诉记者,团镇党委锚定“文旅兴团”目标,集中力量建设“红色一营营部旧址、绿色塔河源”,形成“一红一绿”两个特色文化旅游区,谋划红色军垦研学游、绿色生态休闲游特色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塔河源生态旅游名镇”。
同时,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科学引领文旅产业向生态化和品质化发展,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和支持文旅产业开发、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为加快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完)
每当居民之间遇到难以化解的矛盾时,这位热心助人,又善于解“疙瘩”退休女性总有办法化干戈为玉帛。史玉江摄
中新网新疆昆玉10月3日电(史玉江 刘秋月)在新疆兵团基层连队,有一个名叫“古丽花”的调解室,被称为职工群众的“解忧室”。当地人有什么纠纷,都愿意去那“评评理”。它在化解基层民众矛盾有什么“魔法”?
金秋时节,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带的第十四师昆玉市四十七团,还未褪去炎热。走进七连办公室楼内,中新网记者看到调解室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但室内温馨、舒适的布置能让人身心放松。
“你是不是要调解?我去叫何书记,我们这里有事都找她。”该连队一位干部说。
这名“何书记”名叫何淑红,据称是当地的“金牌”调解员,每当居民之间遇到难以化解的矛盾时,这位热心助人,又善于解“疙瘩”退休女性总有办法化干戈为玉帛。她有什么调解“秘诀”吗?
“金牌”调解员的“秘诀”
何淑红善于从当事人的性格入手,讲话和颜悦色、当事人尊敬她,也愿意配合她。刘秋月摄
“我对这里的人比较了解,也喜欢管闲事。”体型稍胖、扎着“马尾”,着纯白色衬衫的何淑红微笑着说。
何淑红退休前担任四十七团六连、七连党支部书记,在群众中威信高。该团很多人有什么纠纷喜欢找她。退休后,受团里邀请,她在七连当起专职调解员。
“人民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的框架下,心中有杆秤,为遇到矛盾纠纷的群众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何淑红说,基层的各种矛盾纠纷比较复杂的,如果处置不当,会产生预想不到的后果。
何淑红每天要用一两个小时学习法律。“民法典通篇我看过十几遍。有什么不确定的,我就去找司法所专业人士。”
调解中,何淑红善于从当事人的性格入手,讲话和颜悦色、当事人尊敬她,也愿意配合她。小至夫妻纠纷,大至财产纠纷,她每次都预先做功课,根据案情的特点做好对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尽全力助当事人达成协议。
一天最多调节11个纠纷
2022年6月初,何淑红得知一纺织公司拖欠何某等23名农民工工资78.96万元,农民工天天聚集讨薪。她通过核实得知:该公司项目款没有到账,公司账户也被冻结,没有钱支付工资。
何淑红向该团司法所汇报事情原委后,协调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信访办等部门一起调解,成功助23名农民工讨回工资,完成司法确认。
何淑红一天最多调节过11个纠纷。她说:“再累也要把当事人安抚好。很多人的矛盾不能拖,越拖越容易激化和扩大。”
2020年,七连职工鲍八一回“老家”武汉,把自己的地交给廖素群代管。当时因关系好,既没签合同,也没说费用的事。次年3月鲍八一回来后,认为廖素群种了一年土地,应当给自己付租金。但廖素群认为自己只是帮忙代管;再者因为疫情,种地就不赚钱。结果矛盾闹大,这二人不约而同找到何淑红。
何淑红说,她前后找过鲍八一27次。“我用法律法规帮他梳理事情的脉络,还会讲些小故事让他明白‘和为贵’的道理。”鲍八一最终同意言和。
“平常我们有啥事情,只要给她打电话,她就给我们解决,说到办到。”廖素群说。
近两年,何淑红调解的劳动争议,邻里、婚姻、损害赔偿、土地林木纠纷等各类民事纠纷179件,涉及金额522万余元。该连队职工到连队办公楼里办事,总会去她聊两句。他们说,何淑红是他们的知心人。
“我是在四十七团出生长大的,身边的人都熟悉,如果能化解他们的‘结’,心里也舒服。”何淑红告诉记者,她会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