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春10月3日电 (记者 郭佳)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中国民众出游热情高涨。边境小城吉林珲春,正在经历跨境旅游高峰,珲春口岸日通关量超过2000人。
珲春地处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地带,是吉林对外开放的前沿。当地不仅吸引东北亚地区各国货物在此集结中转,还因为多国文化汇集,受到中外游客欢迎。
中秋国庆长假,吉林珲春赴俄跨境游迎来高峰。田婕 摄
今年国庆假期前,珲春多家旅行社入选中国文旅部公布的经营中国公民组团赴俄罗斯免签旅游业务旅行社名单。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珲春赴俄罗斯跨境旅游不断升温。
长假期间,珲春口岸通关时间为10小时,出境客流高峰将达到每小时500人次至700人次。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多措并举确保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
珲春宇通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丽介绍,目前,当地旅行社主要经营珲春至哈桑、珲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高中低端三日游、四日游等线路。“我们计划在‘双节’期间发送游客3000人,目前参团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中国游客赴俄跨境游实行免签,非常方便。就想着再去一下俄罗斯,主要是让女儿体验一下那边的风土人情。”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国敏说。(完)
中新网贵阳10月3日电 (周燕玲)下田抓鱼体验田园乐趣、徒步雷公山观赏瀑布、夜观繁星伴蝉鸣入睡……这个中秋国庆假期,贵阳“00后”女孩张以沫没有去热门旅游景区,而是与朋友开启一场乡村漫游之旅。
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的白岩村,紧挨着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梯田上的苗族传统村落。刚下车,张以沫就被这个群山环绕的村落所吸引,远远望去,秋日的梯田披上一层黄灿灿的外衣,一阵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散着阵阵稻香。
图为贵州省雷山县的白岩村,梯田环绕。周燕玲 摄
“临窗可见绝美的梯田风光,在漫天星辰中睡去,在云雾环绕中醒来,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张以沫说,相比各大景区的排队,更喜欢来这儿感受世外桃源般的静谧乡村生活。
在白岩村,张以沫和朋友们挽起裤脚与村民一起下田收割稻谷,沉浸式体验劳作乐趣;沿着蜿蜒的山路,“打卡”依山而建的苗寨和景色秀美的森林公园;跟着苗家姑娘学习苗绣和蜡染,累了就坐在窗边喝着咖啡看日落山林。
“很羡慕乡村生活,田园的颜值和咖啡的韵味结合怎能叫人不喜欢。”端着咖啡的张以沫推窗望去,不禁感叹白岩村有着丝毫不输城市的人居环境,既有“烟火气”又有乡间气息。
作为一个传统村落,2019年白岩村开始发展民宿旅游,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苗族老式干栏吊脚楼进行修缮,让每一栋有故事的老屋“焕发新生”。因坐在楼内可俯瞰梯田、与云雾为伴,所以村里的民宿取名“牧云涧”。
资料图:游客在贵州省雷山县白岩村的民宿体验蜡染。周燕玲 摄
“民宿里还有茶空间、咖啡厅、手工体验作坊等公共空间,城里人来了也不会感到无聊。”张以沫告诉记者,住在村里的这几天,每当有客人来,村民会穿上华丽的苗族服饰,伴随悠扬的芦笙曲跳起欢快的板凳舞,悠悠芦笙、欢笑声会响彻整个村子。
近年来,随着中国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日益改善,许多农舍变民宿、村寨变景区,“到乡村去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出游首选。
航拍金秋时节的贵州兴义万峰林。张德厚 摄
“早上去马拉松赛道上跑一跑,闻闻稻谷的清香;下午吹着凉爽的风,闲逛乡村集市吃一碗蛋炒饭。”这个假期,向往田园风光和慢生活的厦门青年张冀钧,正在贵州万峰林进行一场乡村探索之旅。
万峰林景区是中国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属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登高远眺,青绿色的秀峰似林,金黄的稻田、碧绿的河流与古朴的村寨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航拍金秋时节的贵州兴义万峰林,马拉松赛道沿着稻田与河流不断延伸。张德厚 摄
“万峰林处处透露着闲适的乡村气息,让人身心放松。”张冀钧说,漫步万峰林的乡间小道,可以骑行徒步,也可以去到村寨里听布依族八音坐唱,或体验非遗蜡染。
这次乡村漫游,张冀钧还在万峰林喝了稻田咖啡,逛了汉服游园会,听了森林交响乐,跑了5公里马拉松,“看山乡巨变,感受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不虚此行。”
在张冀钧看来,随着中国乡村“颜值”不断提升,乡村越来越时尚,不断地吸引城市年轻人走进来,享受放松的“慢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