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韦香惠)在平均年龄55岁的大学学钢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今年,老年大学的课程在互联网上火了,眼下正是秋季学期的招生热季,许多年轻的面孔开始出现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
前不久,北京地坛公园书市里的老年大学点位意外在社交媒体出圈。 韦香惠 摄
老年人的课堂,年轻人想不到的拼
在老年大学上了两次课后,陈曦深感“被卷到了”。
今年30岁的她是一家酒吧的主理人,有着相对自由的工作时间。母亲退休之后,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小区附近的老年大学。在了解学校的报名要求和课程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后,她便立刻心动,报了钢琴初级课程班。
在陈曦的设想中,班上同学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而自己是年轻人,会学得更快,还能帮助其他叔叔阿姨,这样也会带来成就感。
然而,实际情况大大出乎陈曦的意料。“我觉得有点太拼了,太努力了,我真的被卷了!”陈曦向中新网介绍,老年人上课十分努力,完全不是她想象得中的“只是来玩”,除非家里有事,基本每天都能练个2到6个小时的钢琴。相比之下,她的课后练习量显得远远不够。
陈曦在老年大学上钢琴课 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北京地坛书市里设置的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招生点位在社交媒体上意外出圈,许多年轻人慕名前去。
招生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网,原先班上比较年轻的学生大约是40多岁,但今年很特殊,许多20岁的年轻人也来咨询报名。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因为主要是面向老年人讲课,上课老师语速较慢,还会不断重复技术要点,年轻人如果要报名,需要考虑是否能接受课程进度和讲课方式。
代际弥合之下,一场双向奔赴
钟诗琪报名参加了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的瑜伽课。她今年是27岁,目前是自由职业的状态。
她说,自己在外面上一些健身课,并不会主动和同学搞好关系,基本上下课了就走。“大家都有一种公事公办,结束今日任务的感觉”。
但老年人的热情让年轻人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我以前没有想过到了很大年纪还能做瑜伽,但真的看到满头白发的奶奶还在非常认真地练习,感觉很奇妙。”钟诗琪说。
钟诗琪所报名的老年大学瑜伽课课堂 受访者供图
她告诉中新网,有一些老人报了几种不同的课程,让她有一种“哇哦她们退休生活好精彩”的感受,也会在想如果自己是这个年龄能不能像她们一样。
陈曦也有类似的体会。开课后,她的作息渐渐变得规律起来。过去经常晚睡晚起的她,现在因为上午9点到11点的课程安排,逐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有时候,陈曦也会感觉到这些老年人的孤独。“特别希望交流,经常会拉着跟你聊天。”她说,这些老年人大部分都是退休后,平时主要是照顾孙辈,他们也需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在陈曦看来,和老年人做同学并不存在”代沟“问题,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更加熟悉互联网的她,会主动帮老年人网购教材,还会互相交流学习情况。
老年大学之外,年轻人期待更多平价课堂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选择老年大学的原因还是因为平价的课程收费。
一般来说,老年大学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且收费比市场上的培训机构会便宜很多。陈曦报名的学校位于北京丰台区,课程内容既有萨克斯、古筝、非洲鼓等乐器类课程,还有手机摄影、英语等技能类课程。
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的秋季招生简章 韦香惠 摄
陈曦选的钢琴课一学期有12课次,收费800元,每节课两个小时。“外面机构的小课,一节45分钟的课可能就要几百元。”她说。
在钟诗琪看来,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会涌向老年大学更多都是因为性价比高,但大部分年轻人无法满足在工作日白天上课的条件。另外,不是所有老年大学都接受年轻人报名。不少老年大学的招生年龄通常要求在45岁至75岁之间,部分学校的年龄限制较为严格,一些招不满的课堂才会面向年轻人开放。
钟诗琪了解到有地方推出的市民夜校,她认为这种形式更能满足年轻人的需要。“我之前有看到过上海的市民夜校,当时就觉得好羡慕,但课程名额好像也很难抢。那个时候就在想如果有更多这样物美价廉的‘平民课程’就好了。”(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完)
中新社曼谷10月3日电 题:泰国外交部前部长杨金泉:“一带一路”让泰国获得前所未有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 李映民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泰国地处东盟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一。近日,泰国外交部前部长、泰国格乐大学校长杨金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让泰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日,泰国外交部前部长杨金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让泰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新社记者 李映民 摄
杨金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从一个理念发展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泰中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相通,长久以来,两国保持友好伙伴关系,互利共赢。特别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泰中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出现了更加强劲的势头,给泰国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谈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的成就,杨金泉表示充分认可和赞扬。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泰在经贸、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深化合作。杨金泉作为泰国格乐大学现任校长、多所大学的董事会主席,欣喜于看到两国合作不断深化,也为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泰中教育、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发挥个人力量而自豪。
杨金泉透露,他目前正在为建立三个研究院做准备:第一个研究院是泰国—中国—东盟研究院。此研究院的设立是为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研究资源的信息汇集平台。希望通过学术活动、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及政策咨询等方式,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及发展作智库支撑。目前,该研究院已经在泰国格乐大学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第二个研究院是灾害管理研究院。作为联合国亚洲防灾中心(Asian Disaster Preparedness Center (ADPC))董事局主席,杨金泉相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若能共同商议降低灾害、减少人员伤亡的措施将非常有益。
第三个研究院是领导力发展研究院。杨金泉介绍称,该研究院将赋能“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让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能够共同商议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既为泰中两国携手推动新发展奠定基础,又为两国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实现政策、项目、产业等方面的对接提供了参考。
杨金泉十分重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他认为“一带一路”所能带来的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将通过教育合作来实现。他建议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吸纳高质量人才,最大限度提升竞争力,促使更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杨金泉认为,教育合作能够更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了解和交流,让更多国家的民众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他说, 加强泰中教育合作,促进区域教育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一专多能”的行业人才,使他们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将为“一带一路”谱写新篇章,共创泰中两国的繁荣未来。(完)